各位老师:
现将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厅长在2010年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审会上的讲话(摘要)公布如下,请全体软件学院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特此通知。
訾新建厅长讲话摘要
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评审2010年我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同时遴选我省推荐申报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在座的有精品课程的评委,也有各高校教务处长。首先,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向在百忙中前来参加评审工作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努力工作、积极推进我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的教务处长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考虑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性、重要性和特殊性,会议邀请了全省各高校教务处长参加,共同研究和谋划我省精品课程建设。下面我就精品课程建设和本次评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解决了老百姓让子女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要求。但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始终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我们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千门精品课程上网络,打造高等教育新质量”,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建立国家、省、校三级建设体系。2007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把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又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建设内容,提出再建设3000门国家精品课程的目标。国家连续8年将精品课程做为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凸显了其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二)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是教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精品课程要求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一是将有力地促进教授上讲台,推动课堂教学的传、帮、带;二是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学现代化,实现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等课程教学资料上网;三是将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标杆,给课程建设提供示范,加强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带动提升整个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之间、不同地区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高校扩招以后,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普通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匮乏。精品课程就是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等手段,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将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等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重点大学和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惠及全国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这对于缓解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不均衡,缩小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客观评价我省精品课程建设成效
教育部2003年启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后,我省及时跟进,启动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在全省高校规划建设200门省精品课程。2007年,国家新的“质量工程”实施后,我省及时调整规划,用五年的时间再建设300门。目前,我省已累计立项建设省精品课程425门,获国家精品课程71门。学校也建立了校级精品课程3000多门,逐步构建起了学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精品课程的立项建设,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了教学平台,吸引了高素质人才,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显现了明显的建设绩效。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是全省高校教师辛勤工作的结晶,是优质课程资源的集中展示,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据保守估算,仅对我省国家和省精品课程而言,如果每门课程参与教师平均按6名计算,每门课程每年有100名学生受益,那么这些精品课程将涉及到教师3000名以上,其中教授至少500名,年受益学生最少达5万名以上。如果再考虑到校级精品课程,参与的教师更多,学生的受益面更大。从了解的情况看,精品课程真正发挥了教师愿意用和学生喜欢学的好效果。
但是,与兄弟省市相比,我省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数量不多。到目前为止,我省只有国家精品课程71门,占3146门国家精品课程总数的2.3%,特别是本科国家精品课程仅有29门,仅占国家本科精品课程总数1.4%。全国省级精品课程超过15000门,我省仅有425门,占总数的2.8%。这些比例与我们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二是水平不高。客观地讲,我省获得的国家精品课程与“985”和“211”等高水平大学相比,无论是从教材、师资,还是从课程组织和条件保障等方面,建设水平依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省精品课程建设与高等教育发达的兄弟省市相比,差距也依然很大。三是发展不平衡。从我省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层次和布局来看,本科和高职数量不尽合理,校际之间也不平衡。国家精品课程只集中在少数学校,本科29门国家精品课程集中在7所高校,其中郑州大学9门、河南大学6门、河南理工大学5门、河南农业大学4门、河南师范大学3门、河南工业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各1门,这些成绩大多数都是近三年取得的。拥有国家精品课程的高职院校只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1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门)、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5门)等13所院校。还有近20所高职高专院校没有省精品课程。四是“重评审,轻建设,少应用”的现象比较突出。精品课程仅仅停留在荣誉称号上是远远不够的,精品课程所形成的优秀成果和教学资源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及时应用和推广,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总的来说,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是领导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管理指导跟不上等多方面因素。下一步,我们应当根据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总结经验,正视差距,完善措施,加快建设。
三、扎实推进我省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在征求意见,纲要指出,继续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纲要实施为契机,及时跟进,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建设重点,落实保障措施,扎扎实实推进我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一)明确指导思想
我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纲要精神。科学规划,改革创新,突出特色,注重应用。在重点建设,培育催生,推广应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带动提升全省高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把握建设重点
一是强化内涵。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精品课程不是一想就成的。要按照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特色创新、实践条件等方面真抓实干。精品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一个精品项目都不是朝夕之功,都经过千锤百炼,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精心打造,要长期深入研究、不断创新、不断积累,不断凝炼。精品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已经立项的精品课程,不能一劳永逸,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提高,丰富课程内涵,更新网站内容。否则,在现代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很快就会丧失优势,精品变成次品,最后就蜕变成废品了。
二是彰显优势。精品课程是彰显优势的课程,要在“新、特、强”三个方面做文章,“新”就是要树立新理念,传播新知识,采用新方法,运用新技术。“特”就是要适应国家战略、符合区域发展、满足行业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走特色发展之路。“强”就是要队伍精、成果多,效果好,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促进学校发展,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三是注重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关键在于应用,教师应用精品课程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应用精品课程可以多方面提高素质,提高育人质量,高校应用精品课程可以加快学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各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要加强应用。第一,要有应用的意识,要多渠道获取知识,主动利用网络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第二,要有应用的手段,要重视课程支撑网站建设,要精心维护,保持网络畅通,做好服务。第三,要检验应用的效果,要检查网站的点击率是多少、师生使用后的反应如何等。在优质教学资源还比较少的情况下,加强应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比建设更重要。
(三)落实保障措施
我认为,凡做什么事都必须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有人做事,二是有钱办事,三是制度成事。建设精品课程也一样。一是要加强领导。加强领导是解决有人做事的问题。各高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主管教学的校领导要亲自抓,教务处长要具体负责,各院系领导要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解决好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二是要加大投入。加大投入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任务,整个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经费的投入,想培育精品课程是不可能的。我们经常讲投入产出,不投入不产出,高投入高产出。精品课程更需要精心设计,精心打造,经费投入。各高校要设立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对国家和省精品课程的资金配套支持,保证建设需要。三是要健全机制。健全机制是解决制度成事的问题。制度是成事的关键,各高校要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用制度保障精品课程的建设。制度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激励,二是约束,三是惩戒。激励就是各种奖励和表彰,是调动积极性层面的。约束就是规范,是对大家的普遍要求,履职尽责。出现问题或差错,该告诫的告诫,该问责的问责,该处罚的处罚。要系统地通过奖励、约束、惩戒等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省教育厅将加强精品课程动态管理,加强督察力度,优留劣汰,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四、认真做好精品课程评审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各高校都很重视,教师的参与度很高。今年共有79所高校申报168门省精品课程,并有50门往届省精品课程申报竞争推荐国家精品课程。我们计划遴选出75门省精品课程,推荐33门课程参评国家精品课程,竞争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的评审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发挥出正确的政策导向作用。
(一)要严格程序
今年精品课程评审实行学校申报、资格审查、网上评议、终审评议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工作已经结束,在这里我重点讲一下网评情况。
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靠近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办法,建立河南省精品课程网上申报评审系统,加大网评力度。全省高校网评专家由去年300多名增加到今年的1500名,分成10个组进行网评。今年拿出30%的指标名额直接由网评产生,比去年增加了10%。每组排名最后10%的课程自然淘汰,不进入终审评议。
(二)要坚持标准
专家要严格按照教育部《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进行评审,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课程特色以及学校的政策支持等方面逐项考察,坚持标准,严格把握,保证质量。
(三)要优中选优
精品课程评审时不能搞平衡。因为精品课程是精品,是课程的范本,还要资源共享,网上浏览。专家在评审过程中要互相比较,对名称相同或内容相似的课程,选出最优的。对推荐国家精品课程,更要优中选优,认真研究国家精品课程的学科布局和配额分配,遴选那些更有特色,更具优势的课程参加教育部的评审。
(四)要客观公正
各位专家要克服所属学校、学科的局限,抱着对课程负责、对学校负责、对教育厅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审。今年各高校申报的比较多,能评上省级或被推荐到国家的精品课程比较少,竞争十分激烈,所以我们要评出公正,评出水平,评出质量,评出导向。
最后,说一下国家精品课程多渠道申报问题。目前,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除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申报外,还有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两个申报渠道。各高校要特别关注这两个渠道,从中多争取名额。目前,我省29门本科国家精品课程和41门高职国家精品课中,分别有5门和23门是通过教指委推荐获得,中标率很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两个申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