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发展的具体思路为:“争取资源,管理挖潜,建设为主,特色为线”。作为新成立机构,软件学院在自身发展上必须争取支持来提高自己的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避免低层次扩张带来的恶性循环,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办学的特色。如何围绕这一主线,打造我们的专业、构建我们的队伍、订制我们的管理,营造我们的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培养模式是今后工作的主要主线。一方面要争取有利于软件学院发展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政策资源、领导支持、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外部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我们的建设。
软件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具有一定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一、两种较为突出的、符合IT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以专业教学为核心、以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教育为两翼的三线培养体系。
2、结合自身优势,构建模块化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和认证方案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升级,不断地推动整个IT行业的应用升级并呈加速趋势,分析显示,行业应用升级的周期大约为三年。从目前的情况看,IT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成熟度的变化,而不是技术的革命,整个IT技术的支撑仍然是由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组成。但是,随着技术与行业结合的深入,技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趋势十分明显,个人开发和作坊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行业的需求。造成IT行业对人才需求也从通才向专才转化,具有熟练的专业特长和岗位技能的软件人才成为市场的新宠。软件学院作为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基地,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设上仍可以基于五大技术进行,但在专业方向应适合行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不断的更新,而体系不变。我们提出模块化专业教学方案,在通用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的基础上,依据专业方向的就业行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选择模块组织教学,每个模块对应一个专业技能,模块课程的选择依据行业对人才技能要求进行选择。行业技术的升级对应模块课程的变化。
结合我们的实际,目前我们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三个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势实力,以此为基础构建如下课程模块是合适的。同时,需要继续研究行业发展的需求,研究目前刚刚兴起的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游戏开发和软件测试行业的动向,逐步培养师资积蓄力量。
模块化建设的核心是建立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认证体系三方面的统一。从理论教学入手,根据模块中各课程要培养的技术,按专题展开教学,每个专题细分为知识准备(以老师教授为主)、模拟示例(以学生模仿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实训课题(以课题小组自主完成为主,教师评价考核)、综合训练(竞争课题,有能力的小组竞争完成)、课程设计(课程中间布置,课程结束时完成,以答辩方式考评作为期末考评成绩),从而实现课程讲授和实训的结合。同时,对应每个模块,配合一个或多个认证证书的考试,作为学生踏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证明,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锻炼各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及岗位技能,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配合建立相应的专业实习模式。专业实习的建设围绕三个层面,一是立足校内,建立模式实习工厂、建立虚拟职场环境。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IT公司和软件园建立共同培养体系。三是对充分利用认证合作的资源,将重点培养的学生推荐到国际、国内著名IT企业实习。
3、挖掘课外潜力,建立1-7管理模式和虚拟职场环境培养岗位技能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复杂性,加上专业教学课时的压缩,在两年时间内培养出符合IT行业需要的软件人才,仅利用课堂教学在时间上显然是不足的。需要我们将学生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挖掘课外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岗位技能。同时,由于学生规模的增加,而教师数量有限,需要建立一种利用学生带动学生的管理模式。另外,课堂教学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是课堂教学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1-7课题小组管理模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其基本思想为:新生入学,在军训期间,进行专业指导并进行学生综合能力测试,筛选出的学生作为项目经理,在一定时间内由他自己组建一个课题小组。然后,按照一个老师管理7个项目经理,一个项目经理带领7个项目组成员。老师仅管理到项目经理,并帮助项目经理订制工作计划,指导主攻方向。但不具体给项目小组布置项目任务。项目经理负责课题小组内学生的业务能力学习、培训和提高以及项目的竞争。学院将定期举办项目经理培训班并提供各类项目经理交流活动。
其中,第一学期课题小组以课堂实训和课程设计的训练为主,部分能力较强的可以完成自主项目开发。对项目经理进行培训是本学期的关键工作。第二、三学期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开展外包项目和自主项目开发为主,并进行销售模拟。学院配合项目招标会和项目交流会模拟销售市场。同时对项目经理的培训以交流会为主。到第三学期下半学期开始允许虚拟公司和课题小组之间采用招聘、竞争等方式整合成立虚拟公司。成功的项目经理升格为公司经理。进入虚拟职场环境。
通过以上方式优化成立的虚拟公司构成校内的虚拟职场环境。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并引进外部资源使虚拟公司具有一定的实战性质,起到自主创业的作用。
职业素质、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是软件学院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要结合1-7管理模式和虚拟职场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外,需要我们建立一套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具体的做法是在每个学期安排专题训练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职业素质讲座和职业能力的训练,如专业职业训练、成功人士讲座、组织辩论会、交流会、播放电视讲座等。也可以在课题小组和虚拟公司中完成一定的训练。
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软件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工作。基于软件学院总体发展规划,通过几年的努力,使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为2-3-5的结构模式。即,培养出20%的高层次教师、锻炼出30%的骨干教师,其它50%的教师包运行。就软件学院教学的需要来说,“高层次教师”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指高职称的教师。而是就职称、学历、科研、教学、认证等综合评定(如:标准1:职称高而且科研能力强成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领先者;标准2:职称低但教学水平高,形成了自己教学特色,并成为某种认证的讲师并获得相关认证厂家的奖励。标准3:职称低但科研能力强,具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发表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成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等)。“骨干教师”是指教学工作能力强,在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各种课程均效果良好且部分课程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见解。以上两类老师应立足自己培养,同时,通过引进等途径加快建设步伐。而运行教师可以采用招聘、聘代课教师等方式组建。主要投入成人、高职及培训等教学工作。同时,建立一套的教师工作业绩考评制度和分配制度,实现教师机会均等、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优劳有奖,不劳不得,负面有罚的机制。
制度建设是软件学院发展的坚强保障,随着软件学院工作的推进,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我们采取的思路是确立工作流程,分析学校规章,建立自身制度。软件学院作为新成立的部门,各项工作的流程尚为空白。特别是软件学院作为两年制职业类专科教育,其工作流程与其它部门的工作流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我们建立一套与学校总体工作流程相适应同时又符合软件学院自身特点的工作流程,并在分析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身的管理制度。目前,需要围绕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实验室管理工作、实训、实习工作、认证培训及考试工作、成人高职管理工作、课题小组及虚拟公司管理工作确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作流程的检查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制度的建设应采用逐步推进的原则,采用确立一个流程、建立一套制度,试行一个阶段,最后正式使用。就目前情况,我们必须马上确立的是教学、科研、认证及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为此,现阶段应成立院制度研究小组,分工研究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